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新津區(qū)汽車托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新津區(qū)汽車托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準備騎行川藏線,如何進行耐力的訓練?
謝謝邀請,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與我的座駕捷安特XTC820留影在川藏線最后一座高山,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埡口)
川藏線在騎行圈里是公認的五星級難度,素有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之說。盡管到目前為止,要翻越的十四座高山已經有三座可以有隧道通過,但是其騎行難度并沒有完全因為隧道的開通而完全降低。
(三個妹子都堅持下來了)
對于希望挑戰(zhàn)川藏的朋友來說,對身體素質的要求還是很苛刻的。
心理素質很主要,其次才是身體素質。
騎行川藏期間,親歷過五大三粗的小伙子半途而廢,也親歷弱不禁風的小姑娘挑戰(zhàn)成功。
我說的這個個例是說明一下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一般情況下還是以身體素質絕佳為好。
川藏騎行,要面臨的最主要的困難就是爬坡,如果按照大多數騎友的攻略,有這么幾個地方是困難點。
↑(通麥天險后的迫龍溝大橋)
第一天騎行,成都到雅安,過去路線是160公里,現在走新津輔路,大概是135公里。但第一天行程是平路,到雅安坡度抬升不大,應該說對于一般的騎友都不是什么難度。
折多山,應該是第四天的程,折多山埡口海拔4298米,折多山稱之為康巴第一關,翻越折多山,不僅僅是需要身體素質的問題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面對高反。如果能成功翻越折多山,沒有明顯高反,可以說騎行川藏就成功了一半。
↑(其中一個妹子騎行到拉薩后又騎行到珠峰)
安久拉山,安久拉山是川藏線上最惡心人的一座山,主要體現在上坡加逆風和側風。無論怎么騎,都是頂風。
波密到魯朗區(qū)間,選擇一日行程160公里,期間經過過去的通麥挑戰(zhàn)地段,如今已經是天塹變通途的通麥大橋了。一般騎友會選擇這段路在離魯朗三十公里處的東久鄉(xiāng)住宿,因為從波密出發(fā)到東久鄉(xiāng)130公里已經很累了,時間上也是下午三四點鐘了,從東久鄉(xiāng)到魯朗還是全程大上坡,這一天的難度是一個考驗。
再就是最后一天行程,松多到拉薩,期間翻越川藏線最后一座高山,海拔5013米米拉山,全天行程180公里。
↑(珠峰又騎行到尼泊爾,上圖是中尼陸路口岸)
說了這么多,你知道該怎么樣訓練了吧,需要達到什么樣的身體強度了吧。
而且還要知道,川藏騎行跟我們平日騎行最大的區(qū)別有兩點,一是身體恢復的問題,也就是說需要滿血復活,我們平時在家騎行是今天騎行累了明天就休息休息恢復一下,而川藏騎行,如果跟熟悉的騎友保持一致,那就需要每天堅持,沒有人會停下來等你。再就是跟我們平時騎行不同就是多了一個貨架和幾十公斤的駝包,要知道,面對無休無盡的爬坡,多一斤東西都感覺很痛苦,很多騎友都是邊走邊扔,目的就是為了減輕負重。
↑(在尼泊爾推車休閑啦)
在這里,建議做好了心理準備后,堅持一段時間的體能鍛煉,一是耐力一是強度,耐力就是一天的堅持和連續(xù)幾天的堅持。強度就是騎行坡度的抬升能力。
至少每天堅持騎行一百公里,并且是有很長的坡度的路線的鍛煉,最好是安裝好駝包或是負重。
第一個七天是用體力在騎,第二個七天是用毅力在騎,第三個七天是用生命力在騎。
想好了就出發(fā)吧!
祝你成功!
騎行經驗比體能更重要。長時間騎行會讓人產生厭倦感,這個對你自身的影響也很大。所以,我認為想騎川藏線,先要有一個長時間的騎行體驗,才能適應了川藏線的長時間、長距離騎行
那就是在沒有任何準備下提起東西就騎川藏線,第一天感覺有點興奮,第二天感覺有點累,第三天感覺有點腳痛,第四天感覺有點痛的受不了,第五天有點想殺回馬槍,第六天回頭一看還是算了吧都騎這么遠了哪怕前面是坨屎也吃了,第七天感覺腳不痛了,第八天精神百倍心情爽到爆,第九天一路風景前面省去500字……第29天感覺當初的堅持是對的是值得的,好!一路順風
騎自行車走川藏線,如今已不能稱之為壯舉了,每年暑期騎車進藏的大軍絡繹不絕,在事故路段會出現大堵單車的現象。
首先回答耐力訓練。兩種方式:可以通過在騎行臺或室外進行耐力訓練,強調高踏頻訓練;騎車爬山,這種情況更接近實戰(zhàn)。
每天早晚也可以進行各一小時的耐力訓練,相當于大約騎行25一30公里,時速相當于25-30公里,如果沒有專門時間可以把上班和訓練結合,尤其是晚上下班,選路好人少,可路道繞一點,湊夠了30公里左右!輕齒比,高踏頻,90次/分鐘。
周六日找一天進行長距離爬山訓練??偨Y爬山的速度、踏頻以及補給規(guī)律。了解自己真實水平,有的放矢加以訓練。例如北京的妙峰山,全程21公里上坡,坡度極大,是訓練的好去處,離市里三五十公里,上坡一般需要6O一1OO分鐘,下坡大約3O分鐘,每天可以爬兩次,訓練效果一定不錯。
另外,騎川藏線用旅行車最合適,其次是山地車,再次是平把公路車,如果公路車需改裝車或身背負重不建議。
騎車走川藏是一個很美的事,有錢有閑最好不要求太快,速度可收慢下來享受,這樣又確保不會有高反。
騎車遠行最好找一個和自己可信的人同行,但一定能力相當,差距大就會產生矛盾,除了戀人。
騎行時身體有狀況,一定該休息就休息,該搭車就搭車。別過于執(zhí)拗,安全第一,享受第二,挑戰(zhàn)第三!
騎行西藏說容易比較容易,每年都有很多人趨之若鶩,說難又很難,每年總有人留路上一去不歸!
盡可能做好準備,平和面對!祝一切順利。
任何一項運動,都有所謂的正確的運動方式,騎車也是一樣(網上有很多資源)。學會正確的騎車動作和模式,可以增加效率,減少對身體的傷害。這個是你開始騎行訓練之前的重點。
其實大可不必把騎行川藏想的太難,這幾年怕是有上萬人騎了318了,一般來說體力中上都行。至少我14年騎川藏之前就是偏胖的體質,屬于萬年體測不合格的那批人。不過騎川藏這樣的長線多做點準備并不為過,建議有條件可以每周去游幾次泳,鍛煉肺活量。裝備什么的,買的自行車要靠譜,然后輕裝。你長途個幾次大概就知道什么東西是必須的,什么東西是可有可無的。
還有關于高反的問題。其實高反這個問題是很難說好的,因為現在基本上沒法預測一個人第一次上高原會不會出現嚴重的反應。不過一般而言騎行的人出現高反的比例是明顯小于通過其他途徑進藏的人的。按照我當年的經驗,題主可以把瀘定到康定的這一天延長,當到折多塘休整。在3000米的海拔睡一覺之后第二天翻4200的折多山會更適應海拔,當然代價就是到折多塘的那天會非常累。還有就是出發(fā)前多找周邊的山爬一爬,最好海拔爬升高一點的,找點爬坡的感覺。建議經常跟著本地的一些車隊加強騎行訓練,走川藏盡量減重,碳纖維車架,加一個小背包。不拖多余的任何東西。這樣會減少不少時間。手機碼字,想到多少寫多少,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川藏線騎行屬于高海拔地區(qū)的長途騎行,全程約2400千米,對于一般騎行者來說,正常情況下全程用時約1個月左右,每天騎行里程約為100公里,且為高原、多爬坡。前期的體能訓練應以耐力、爬坡、及呼吸調整為主,并進行適當的力量練習。
耐力訓練:
川藏線每日的騎行距離一般在100公里左右,在出發(fā)前一至兩個月,我認為每周應至少進行1-2次單日100公里的騎行訓練,最好放在周末連續(xù)進行,如果有連續(xù)幾天進行訓練的時間當然更好。
當你上了川藏線,幾乎每天都要面對百公里左右的騎行里程,必須要在前期打下一定的基礎,讓耐力能夠跟得上前進的步伐。
爬坡訓練:
川藏線全程需要翻越14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且整體海拔不斷增加,也就是說,從成都到拉薩,你幾乎都是在爬坡。所以,爬坡訓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請盡量尋找山區(qū)進行爬坡訓練,并盡可能和耐力訓練相結合,例如100公里左右的單日訓練中,可以加入10-20公里的中低強度爬坡,強度無需過高,但也要逐步適應帶有爬坡的長距離騎行。
呼吸訓練:
可以通過跑步的方式來調整呼吸,并增強心肺功能,讓你的身體不至于因海拔過高和運動強度過大而產生過多的不適。出發(fā)前1-2個月可以配合上述的騎行訓練,進行每周2-3次5-10公里的中慢跑。
適當的力量練習:
適當練習二頭肌、三頭肌、肩、背部肌肉以及核心肌肉群,可以讓你在川藏線的爬坡中更能夠銅鼓全身的肌肉進行發(fā)力,并增加騎行中的穩(wěn)定性。如果沒有時間或條件去健身房,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俯臥撐和仰臥起坐。
十余年騎行、比賽經驗,專業(yè)自行車運動媒體人。歡迎關注搖滾騎士,關于單車的問題我來答!如果回答讓你滿意,請為我點個贊!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新津區(qū)汽車托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新津區(qū)汽車托運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