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浙江汽車改色膜商家電話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浙江汽車改色膜商家電話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怎樣看浙江高考的加權賦分?
浙江省這次英語考試加權賦分調整,引起考生和家長的不滿,令全省乃至全國關注,省教育和高考主管部門主要領導干部等多人被究責撤職或處分,令人惋惜,教訓慘痛。
1、浙江省對這次高考事件的處理果斷及時、處理得當,既查清了事實、糾正了錯誤,又追究了責任、回應了民意,值得高度稱贊。同時,也為當前的高考改革、以至整個教育改革提出了警醒。教育改革涉及億萬家庭和社會,不僅關系到社會穩(wěn)定和發(fā)展,而且關系人才的培養(yǎng)選拔戰(zhàn)略和民族復興大業(yè)。因此,在改革過程中既要勇于創(chuàng)新探索、積極作為,又要穩(wěn)妥扎實,避免主觀草率帶來的決策失誤。
2、舉一反三,重新審視當前正在試點、準備推出和正在醞釀中的教育改革決策。近年來,教育改革的步子明顯加快,教育主管部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注重調研和實踐,讓改革決策上合法律、下接地氣,確保社會效果和公信度。要注意當前教育改革中存在的某些過急、過熱的傾向和苗頭,及時發(fā)現并糾正試點實驗中的好大喜功、報喜不報憂、急功近利等現象,防止新的決策失誤。
3、教育主管部門要搞好整合,把握定力,防止高校招生和高中教育脫節(jié)。在教育改革的關鍵時期,某些觀點值得引起重視:高中說,高考是風向標、指揮棒,高考考什么,高中老師教什么、考生學什么。你不考,他還教什么、學什么?大學說,高考是選拔機制,不是高中教育的考核機制,不可能面面俱到、為高中階段學校教育評價埋單。這兩種觀點似乎都有道理,但缺乏有效的統(tǒng)一和整合。假如繼續(xù)爭論不休、各唱各的調,受影響的是考生,貽誤的是整個教育。這又是對主管部門智慧和定力的考驗。
【關注教育熱點,分享獨家思考,“頭條號/鷹眼看教育”歡迎您的閱讀、轉發(fā)、關注、留言】
浙江高考的英語加權賦分事件,直接導致了省教育廳、考試院多名官員下馬或受到嚴厲處分。就性質來看,這是一起因決策錯誤,嚴重損害高考公平與權威的事件。
浙江作為高考改革的先行者,一路過來其實飽受爭議。先是由于賦分制的不盡合理,助推了考生棄考物理的現象(物理學習難度大也是重要原因);為糾正此問題,浙江又推出了物理學科報考人數保障機制——當選考物理人數少于6.5萬人時,按6.5萬人的基數確定賦分。但是保障機制也受到很多考生、家長非議,當物理選考人數遠不足6.5萬人時,空降的考生人數是對沒選考物理的考生的不公平,這是為修補一個漏洞又制造另一個漏洞。
而浙江高考英語加權賦分事件,其起因是在11月英語考試結束后,省教育廳、考試院發(fā)現此次考試與去年同期相比難度過大,在組織專家論證后,決定對試題的部分內容實行加權賦分。且由于考試院在實施時,沒有進行充分的技術論證,導致不同考生在同一題目所獲得的加權賦分值存在差別。
這件事情往簡單里說,就是教育廳和考試院發(fā)現高考英語試題難度不盡合理,于是在考試成績出來后,針對部分難度較大的題目按一定的加權系數進行得分調整。且不說教育廳、考試院的出發(fā)點是什么,其行為的本身就嚴重違反了原則——浙江高考相關規(guī)定明確指出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以考試卷面得分計入總分(即不實行賦分制)。浙江此舉相當于考試成績出來后,再擅自改動學生的卷面成績;且由于使用加權系數,不同考生的調整分值存在差異。
浙江這次中途改變游戲規(guī)則的行為,嚴重損害了高考的權威和公信力。高考作為舉國關注的大事,牽扯到千萬家庭的切身利益,無論如何改革,保障公平是必須守住的底線。
個人淺見,歡迎討論。我是從事招生考試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歡迎大家關注!
官方的調查結論已經出來了,這是一起重大的責任事故,是由決策者錯誤決策導致的,浙江省委省政府已經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追責,責令教育廳長辭職?,F在,新廳長已經上任,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公眾道歉!
高考是國民的一件大事,是被認為現在所剩不多的公平公正的所在。而浙江高考的加權賦分,險些讓這個公平公正毀于一旦,所以,浙江這次調查,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高考改革,是一件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絲毫馬虎不得。各地的高考改革也在慎重摸索中展開。我個人認為,高考方案沒必要弄得那么復雜高深,不少地方的方案,家長看不懂,學生看不懂,連一些專家都說不清楚。
其實,簡單一點,讓人一看就懂,才是好方案。怎么選科,并沒有那么重要,以前文科就是文科,理科就是理科,大家都看得懂,不需要去閱讀那么多的文字,也懂?,F在讀來讀去,結果還是不懂。
高考改革,難不難?確實很難,眾口難調,但是,只要制訂方案的人們,能多為大眾想想,往簡單上靠,從選才出發(fā),其實返璞歸真也許就不難了,不是看不懂就是好的,高考改革方案,不是寫朦朧詩,還是簡單清楚為最好!
12月5日,近期網絡中鬧得沸沸揚揚的浙江高考英語“臨時賦分”事件終于有了結果,教育廳廳長被免職,取消賦分,恢復原始分數。 看似事件有了定論,相關人員受到了處分,還了一個大眾事件的真像。
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本能地對事件感興趣,從最初的不相信,怎么可能在高考這么嚴肅的事情上有如此草率的做法,到搞不懂,為什么要臨時賦分,再到仔細閱讀了解了浙江的新高考政策,明白了事件的前因后果。整個過程卻讓筆者有了更深的迷惑。
事件發(fā)生,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后果,必須有人來負責。但對事件相關人員做出處理后,事件暴露的問題并沒得到解決,所以說,廳長被免職,豈能成為“臨時賦分”事件的結局?
一件看似滑稽而不可能發(fā)生的事,為什么發(fā)生了,了解事件的人都明白,這并不是以權謀私的結果,“臨時賦分”的初衷還是想體現公平,只是做法幼稚,反而產生了更大的不公平。 按官方公告中說是因為今年的英語考試難度大于同期難度,所以采用“臨時賦分”來平衡兩次考試由于難度不同,而使得今年考試分數普通偏低的情況。
當時筆者很長時間也沒搞明白,今年的難度比去年難有什么問題,所有考生不都一樣?直到一位浙江網友告訴我,因為有三萬多復讀生可以用去年的考試成績,這對今年的應屆生非常不公平。
于是,筆者再次仔細翻閱了浙江的方案,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浙江的英語考試和“6選3”選考的成績兩年有效。所以今年的復讀生可以使用去年高考的英語成績和選考成績。 這卻了筆者產生了更大的疑問,成績兩年有效,不就是意味著復讀生不是一科兩考,而是一科四考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政策?
舉個極端的例子(可能已經真實發(fā)生),某同學們在高二是成績只能算一個中上等,按正常情況不可能在高考中能考上排名前幾位的大學,于是是不是可以這樣操作,一開始就準備拼兩年,在應屆高三時暫時將語文、數學放一放,集中精力學好英語和選考學科,在復讀時再集中攻克語文、數學,即使是第一年有學科沒考好,第二年同時再努力學一下。這不是鼓勵學生復讀嗎?這該造成多大的教育資源浪費?
不知道筆者的理解是否正確,但從事件發(fā)生的原因看,感覺自己的理解八九不離十。為什么要這樣制訂政策呢?而且成績兩年有效的做法不只是浙江一個省份,上海也是。反過來說,如果沒有成績兩年有效的做法,復讀生仍然只能算復讀時兩次考試的成績,這才是真正的公平,“臨時賦分”事件也就不存在了。
如今,雖然事件有人受了處分,但事件產生的原因還仍然存在,事件就能這樣結局?
【本來剛剛在這些文字的基礎上發(fā)了一篇長文,可惜沒給過。】
更多教育觀點、教學經驗、學習資源、教育技術,敬請關注“輕風教育”。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浙江汽車改色膜商家電話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浙江汽車改色膜商家電話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